今年七月美國內科醫師學會(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)於《內科醫學年鑑》(Annals
美國內科醫師學會回顧了2004至2015年之失眠療效
而安眠藥的使用,美國內科醫師學會建議,若發現個案對於
過去大眾的觀念,或許認為失眠就是一種睡眠的疾病,需要
但隨著睡眠醫學失眠研究的發展,心理學家所進行的研究發
而直到今天,睡眠醫學對於失眠的病程越來越清楚,比如失
失眠認知行為治療,就是針對不良睡眠習慣,以及失眠的不
「睡眠醫學回顧」(Sleep Medicine Reviews)於2009年刊登了一篇比較藥物治療,
(一)藥物治療與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對短期失眠的患者都有
(二)在治療結束後,接受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患者在治療
另外,在已使用藥物的患者,失眠認知行為治療,可協助個
目前,在睡眠醫學的領域當中,之所以有臨床心理師,或稱
(1)心理衡鑑(psychological assessment):臨床心理師從失眠理論出發,發
(2)心理治療(psychotherapy):臨床心
目前在台灣,儘管台灣睡眠醫學會持續在推廣失眠認知行為
睡眠管理職人是一群受過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專業訓練的臨床
文:臨床心理師 李偉康、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
圖:多米能與禪風投影片
本文同步發表於睡眠管理職人的粉絲專頁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raftsleeper/posts/1305653099454681
參考文獻:
Qaseem, A., Kansagara, D., Forciea, M. A., Cooke, M., & Denberg, T. D. (2016).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in adults: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.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, 165(2), 125-133.
Riemann, D., & Perlis, M. L. (2009). The treatments of chronic insomnia: a review of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and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herapies. Sleep Medicine Reviews, 13(3), 205-214.
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及該文作者,
若是商業用途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。
1 則留言